发电企业的组织机构主要是围绕财务、人力资源和发电生产管理设置的,而对于工作环境管理的优化提升(如楼宇安全监控、人员身份管理等)这些新的管理方式的基础建设,由于超出了一般传统的工作内容,大多尚无明确的机构职责分工,于是很自然地划归为信息化项目了。
“人员身份识别管理信息系统”项目概述
发电公司内部职工以及与合作方、承包商等人员的往来和交流活动十分频繁,为有效提升内部员工和外来访客等身份的信息化管理,有必要统一建立人员身份识别管理信息系统,实现公司本部及各个相关单位生产和办公区域人员的出入受控,进一步实现人员安全身份识别的科学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。
项目的设计核心是实施电子卡、指纹、密码等方式的门禁系统,部署访客管理系统,实现对内部员工、外来人员的身份识别管理。同时结合单位需求,以身份识别系统的出入记录为依据,建设相应考勤管理系统。未来还可根据需要对现有门禁及消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,逐步实现公司系统人员安全身份识别“一卡通”管理。
公司项目立项后,由于涉及安全、人员管理、设备与系统开发等多方面工作,项目组织和分工职责一时暂难确定,由信息部门先进行前期的技术调研与方案设计,启动建设。
项目伊始,根据公司项目管理办法规定,信息部门提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几点措施建议。先试点,成功后再逐步扩大实施;保证项目有序进行,统一公司卡片风格;成立项目实施组织机构等。同时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严格进行项目质量、进度监督,对发现的问题要加强协调、及时解决。
实施中的问题分析
由于门禁系统属于比较特殊的楼宇控制设备行业,不同于企业计算机信息设备范畴,参与项目的信息部门人员缺乏相应的技术经验。项目前期技术调研收集资料,主要对相关制造商及产品进行分析工作,其中一些技术细节,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了解(如刷卡规格、指纹机等的设计和制造工艺),使得后来需求变更时引起相应的设备型号更换,项目进度推迟,增加了时间成本。可见,应该事先充分做好需求分析研究,减少频繁变更,提高设备性能的覆盖率和适应性。
在项目实施中,除设备平台的选择外,项目其他工作内容均与公司管理制度密切关联(如确定身份识别类型、卡片样式、权限划分、访客管理记录等),因此必须有明确的执行部门分工。由于公司在项目的牵头部门、参与部门和职责分工方面责任不清,使得设备选型招标后,供应商在开展现场需求分析和有关合同反馈征询时,面临在合同签订、付款流程、现场施工等重要环节迟迟得不到信息反馈,工作进度和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(直到公司召开由多部门的协调会,确定了项目各方分工职责之后,项目才得以继续推进,从2011年1月启动,截至同年10月,完成了项目试点中卡机设备安装、人员进出刷卡)。可见,项目执行的部门分工和各自职责必须明确,且各部门需认真贯彻公司的管理制度。
在项目执行过程中,需求不断提出变更,配套管理制度却不能及时到位,这也导致计划无法按节点进行管理。门禁系统的设计,大到涉及现有楼宇、门卫室改造、线缆敷设,小到卡片样式设计、刷卡机、通道型号等,这些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出现过变更。在“非典型信息化项目”中,由于项目涉及专业范围广,技术复杂,需要有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。事实证明,有一家试点单位,由于人力资源部制定了卡务、考勤、访客、消费管理制度,于是相关模块能够顺利投入运行。而另一试点单位由于制度不到位,造成部分模块无法投用。可见,配套的管理制度不可或缺。